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依据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而对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获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当中也创造出了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的科学家以国家名义进行表彰奖励的大会。

视频报道
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郑哲敏

  郑哲敏,中国物理学家,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原籍浙江鄞县,生于山东济南。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改变研究方向为更好报国

郑老的求学经历中遇到了两位名师---钱学森和钱伟长先生。郑老的求学路上无论是专业还是研究方向都换了好几次。在西南联大时是电机系,后来转到了机械系;到了美国之后学的 还是机械工程主攻方向是应用力学。最终将“爆炸力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因钱学森叮嘱 投身爆炸力学领域

郑哲敏的研究有不少成果,不仅是在军工上在经济建设方面也有不少应用,而且都很成功。很多科学研究都是循序渐进、失败成功成功失败,郑老在成功之前也有不少失败的故事,最终因钱学森的叮嘱投身爆炸力学领域。1984年2月,郑哲敏还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拓展爆炸力学 让爆炸成为经济建设手段

爆炸常被认为是一种破坏的过程,但是郑哲敏精确掌控了爆炸的各种机理,使爆炸成为一种经济建设的手段。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郑哲敏开辟了爆炸加工、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海港建设、三峡围堰拆除等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

雷达专家王小谟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小谟

  王小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做中国自己的预警机争口气

王小谟是雷达专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和团队就先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王小谟作为中国预警机的总设计师,曾经试图寻求对外合作途径研制预警机,但外方拒绝让中国掌握核心技术。于是王小谟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来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

环境吓不跑 癌症击不退

国产预警机立项时,王小谟已年近七旬。他不顾年老体弱,带着团队投入到研制工程中。地面高温40多度,他坚持奋战在现场,飞机上噪音有90多分贝,他亲自上机跟飞,这样的强度,一干就是两个多月。期间三次病倒,他都硬挺了过来。王小谟即使躺在病床上,也没有放弃对预警机的研制。

甘当人梯 培养年轻科研团队

取得成功后,王小谟院士依然没有停止脚步。不但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了数字阵列雷达技术,还使预警机的天线扫描角度范围创造了世界之最。现在,我国预警机不但从无到有,而且既服务国内,也出口国际。王小谟顽强奋斗的精神,被称作“预警机精神”。

2012年中国重大科技成果回眸
国家科学技术奖简介

【设奖目的】

    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是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的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

【五项奖励】

    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

【奖励金额】

    在这五项奖励中,级别最高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金额达500万元人民币,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奖。

【获奖要求】

    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首届获奖者】

    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是这一奖项的首届得主。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黄昆(2001年度)

    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黄昆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