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时政频道 > 滚动新闻

韩长赋: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发布时间: 2013年09月12日 10: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手机看新闻

领导人视频集

原标题: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9月12日上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六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围绕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作报告。

  韩长赋说,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这句话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指出的。有的同志认为,说我们国家农业资源要素比较紧缺,进口农产品相当于进口土地和淡水,所以说我们不必坚持粮食基本自给方针,不必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我们确实需要进口,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调节我们品种,弥补我们的短缺,但是基本自给的方针和坚守18亿亩红线这个是不能动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大规模进口农产品不安全。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我们既是粮食大国和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完全依赖进口是不行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它首先是个社会问题,而且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有13亿人,饭要天天吃,庄稼要年年种,粮食安全要长期保,我说饭要天天吃,我想说一个什么看法,这个吃饭问题,或者说粮食和食品的消费,它在经济学上讲,是个需求弹性系数最稳定的品种,打个比方今天中午开饭了,你这两个馒头给我,少了吃不饱,但是下顿不给你行吗?是不行的,所以必须有供给。你有钱可以把三年的粮食存下来吗?不可能,这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特殊性,而且真要短缺了,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旦碰到大的灾害和突发事件,你粮食运输中断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只能择机适当进口,不能依赖进口,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尤其是主粮一定要保持基本自给。

  第二点,大规模进口农产品不现实。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我们讲,从国内来看,其实我们讲三农是讲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联系在一起解决的,不能光解决一个问题,因为现在种地种粮还是很多农民的主要渠道,你比如说甘蔗,广西是甘蔗主产区,甘蔗种植面积1692万亩、产量7830万吨,均占全国的63%左右。如果糖都进口了,广西两千万蔗农将失去生计。新疆是棉花主产区,棉花种植面积2581万亩、产量35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7%和52%。如果棉花都进口了,新疆的农民兄弟都干什么去,所以这不仅是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包括贵州和甘肃,特别是贵州很多地方生态条件很差,有不少地方是属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他不应该种粮食,理论上都应该退耕还林还草,但贵州有3400万人,65%是农民,甘肃有2500万人,61%是农民,如果这些农民都不种地了,一下子又提供不了这么多的就业岗位,如何安置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他慢慢地肯定要逐步的进行结构的调整,有的甚至要退出来,种草,种树,但是它一定是个比较稳妥的很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农产品进口问题,而应该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三,大规模进口农产品不可持续。我们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多,可以多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粮食和农产品。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当前世界粮食供给仍然偏紧,全球仍有近10亿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所以国际市场调节空间有限,现在全世界的贸易量每年5000亿斤左右,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大米贸易总量为也就是600亿斤左右,只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所以我国的大国效应十分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如果我国长期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粮食,就会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不仅我国要付出高昂代价,而且也对我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最终使我国粮食安全失去保障。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两种市场,两个资源,但是同时必须立足国内自己,来解决我们的粮食和粮食供给问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我觉得说的非常深刻。我还想说一点,就是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结合我们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农产品供需的走势,还有我们资源条件也做一个分析,我们要确定农产品的优先序,因为确实我们资源条件,我们土地、水这两个条件也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需要,我们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特别是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面包粉要进一些,因为我们面包差一点。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