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时政频道 > 滚动新闻

“社会各界一线工作者”畅谈中国梦访谈实录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29日 14:2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手机看新闻

领导人视频集

原标题:

 

  主持人:好的,谢谢。下面有请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发言。

  郭明义:你好,大家好!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号召中国梦,这个伟大时代的宣言给我作为这个时代的人一个信心和鼓舞,中国梦的概念从很久以前,很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有很多仁人志士为中国复兴的梦想而努力,牺牲了自己,所以作为一名中央企业的员工,我会努力地在本职岗位上做好工作,为实现这个梦想努力奋斗。

  从小的时候就有很多的梦想,因为愿意学习,学习像我们身边的王老,还有我们的英雄模范人物,像雷锋,在我5、6岁的时候,就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所以上学的时候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一个小红花,去做一些好事,凳子松了,找一些小锤子钉上,就是崇尚这种英雄模范人物,雷锋、黄继光等等。走到今天,到了部队以后,政治思想的教育,就让我们要学习雷锋,所以雷锋怎么做,我就跟他学,雷锋帮助灾区捐款,我就把部队省下来的津贴邮给他们,也帮战友叠被子,也上夜校学习知识,从小学雷锋一直学习到今天。我还想起来,雷锋唱的歌,像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我是听着雷锋的歌长大的。还有学习雷锋的一些名言,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就按照雷锋那个成长道路去做,去模仿雷锋,所以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地学习工作。很荣幸地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和国家给我的一些荣誉,所以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学习雷锋做好事。像我们中央企业去年成立了128支爱心团队,我们这个团队到甘肃贫困地区,到甘肃天水市藏族贫困的村子去帮助孩子,我们今年又再次踏上甘肃这块土地,捐助了1280名孩子,有很多人和我一起去做爱心活动,帮助困难的群众。我对中国梦的理解是这样的,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个央企的工作人员,中国梦就是要实现老百姓的小梦,大梦,中梦,我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老百姓的小梦我们满足了,老百姓会感觉到非常地幸福和快乐,作为共产党的责任,担负的就是在岗位上多出矿石,出好矿石,为祖国的钢铁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要看到身边我的工友和社会上的群体有困难,我们会动员我们的爱心团队帮助他,实现他的梦想。我想我会遵守法律,按照党章的要求去做。最后我想用几句英语来结束这个访谈。

  主持人:好的,谢谢。下面有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员工严宝峰。

  严宝峰: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的员工,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中国梦网上系列座谈的现场,在这里和大家谈谈我的中国梦。

  我自幼是在北方的农村长大的,那里的天空很蓝,但生活的环境确实不像城市里这么丰富多彩,每到夜晚,最大的乐趣就是仰望星空,寻找着精灵般闪过的流星,寻觅着斗转星移的足迹。逐渐的,对那神秘而又绚丽的太空产生了无穷的幻想,想象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像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在星河中遨游一番。上学以后,我逐渐了解到,遨游星河已经不是梦,而是航天领域正在开展的科学探索,于是对航天产生了日趋浓厚的兴趣。真正坚定我航天梦想的是2003年10月15日那一天,长征二号F火箭载着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发射升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那一刻,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和梦想实现带给人的巨大满足感,也深刻体会到了航天事业对一个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于是对航天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向往。在2005年参加工作,我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最终我如愿来到了现在的单位,成为了一名运载火箭总体设计人员,虽然飞上太空不太可能了,但能够从事自己心中梦想的工作,让我激动得久久不能不已。

  参加工作以后,随着在航天第一线的深入,我逐渐了解了航天这份工作沉甸甸的内涵。航天工作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辛苦。刚参加工作那年,突然面临的角色转变和需要快速学习的大量知识,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我大都是在单位度过的。随着工作的开展,我又逐渐发现,不论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不论从事的是什么岗位,大家的时间都是不够用的。每天都会有人加班到深夜,遇到紧急的问题,通宵工作也是常事。有的人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外面出差,也有的人没有时间照顾刚出生的子女,只好忍着对上下两代人的愧疚,把孩子送回到了父母身边。即使是过年这样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过了初二以后也会有大量的人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样的情况在身边可以说比比皆是,时间长了,就引起了我的思考。航天虽然说是一个高科技的工作,但从事航天工作也就注定了要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些人数年如一日的不懈付出呢?

  渐渐的,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这份力量来自于梦想,是所有航天人共同拥有的航天强国梦;也来自于信念,是航天人骨子里不服输的信念。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发展57年了,也确立了航天大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和美国、俄罗斯这样的航天强国相比,确实还有差距。但有差距不可怕,关键我们有自己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航天事业57年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航天精神。一旦融入到航天这个集体中,或许自己并不一定意识到,但其实已经逐渐被这份精神所感染,变成一个为了梦想永远也停不下脚步的人。

  或许有的网友会觉得,这样的航天工作岂不是很枯燥,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就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我一直都觉得从事航天工作充满了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突破自我带来的幸福感,我所从事的工作类型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在工作中不论是推导公式,编制程序,还是学习前辈留下的经验教训,我都能感受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进步,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再回头看时,发现自己有了显著的进步,那时候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而每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重要的技术问题时,更是让我感到由衷的满足。第二个方面是个人发展带来的幸福,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的付出获得认可,我也不例外,航天可以说是一个大舞台,而让我尤其感到喜欢的是,这里是一个民主的舞台,能够给每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创造平等和自由的发展机会,如今的我,已经通过个人的努力,逐渐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家里人也都为我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这让我觉得非常的充实。第三个方面是成功带来的幸福,这个成功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集体的成功,每一次火箭发射成功的时候,都会有人忍不住相拥而泣,那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成长,最后一飞冲天,那种喜悦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工作的这些年,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每年的发射次数都在增加,相比每一次发射成功带给人的巨大喜悦,平时的付出真的不算什么。

  如今我已经工作八年多的时间了,现在这份工作已经成为我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这期间,我也坚定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要成为一颗火箭飞天不可缺少的螺丝钉,要成为一个外表平凡胸怀寰宇的航天人。我会追逐着这个梦想,一直奋斗下去。我坚信,只要相信自己,脚踏实地,我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我更坚信,只要所有的航天人一同努力,航天强国梦就一定能实现。不远的未来,我们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踏上月球的土地,向着无穷的宇宙阔步前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攀上新的高峰。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谢谢。有请中国北车唐车公司总装配一厂职工刘莉莉分享她的中国梦。

  刘莉莉:大家好,各位网友好!我叫刘莉莉。是来自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的一名高铁工人,说白了,我们原来就是造火车的,不过现在是造动车了。要说我的梦想,自然和火车脱不了关系。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看到有那么多身在他乡的人,因为买不到火车票而无法与家人及时团聚时,我就禁不住想:一定要造更多安全快捷的车,有一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人在囧途》里面演的东西,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就想,让“人在囧途”不再上演,让“回家过年”不再成为奢求。

  说起我们唐车公司,可以说是历史悠久。1881年,唐车随着洋务运动应运而生,始终是民族复兴梦的实践者。特别是经历了1976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后,唐车人更是对实现中国梦有深切的感受和更强烈的盼望。于是唐车人把制造动车组当作回报国家和人民支援的特殊机会,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制造出高铁,为中国梦提速。

  我手中的模型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产品,国家的名片,CRH3型高铁模型,大家可以看一下。生产一列高速动车,工序多而复杂,我所从事的动车组接线工序,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一个外科手术医生,动车组的“线缆”相当于人的血管和神经。每列高铁要用到90余种电线,最粗的如手腕,最细的像绣花针,有5万多根接线,10万多个线路节点,就像10万多根活的神经。我所做的就是要把高铁的神经一根根的接起来。这活儿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可是责任重大,我们这些“外科医生”在操作中如果出现手术失误,就会造成动车组的“神经紊乱”,为后续试验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于影响到行车安全。

  为确保接线万无一失,我们有着严格的工作要求。首先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工友们在接线时一米以内不允许有其他工序作业,以免影响了操作者的注意力。其次车间还特意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巡检组专门负责检查接线质量。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坚持着每根接过的线从操作到完成要经过五次检查把关,就是这五次把关在别人眼里,接线工序的工友们有着近乎“神经质”的责任心。

  2007年,唐车公司承担了为08年奥运会制造动车组的任务,多少年的等待,多少人的梦想,就要在我们手中实现,大家既激动又紧张。因为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所要完成的不仅是一份国家的荣誉,更承担着一份关系到生命安全的责任,那可真是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

  为了高铁这个项目,我被派到国外学习,在学习检线的时候,我发现在国外企业,这个工序的电线都是一大轴一大轴的用架子悬挂着,放线时为了提高效率,工人们都是攥一把线,能攥多少攥多少,一捋就走了,这样做虽然速度快但夹在里面的线皮是否完整就可能无法得到检验。于是回国以后,我们对放线数量做了要求——不超过4根。放线时将手插入每一根线,因为这样就能感觉到每根线的情况。就是凭借着这样的责任心,大家圆满地完成了奥运车的制造任务,不仅对奥运会提交了一份厚礼,同时也给我们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这个答卷上记录着每一个人的汗水,更是记录着我们作为高铁人的自豪。

  每天早晨的班前会,是车间里最壮观的一个场景,在这儿我就没法给大家演示了,我就给大家看一张照片,半军事化的班前会伴随着员工脱口而出的工艺文件“一口清”,已经成为中国北车的文化品牌。大家可能会问什么叫“一口清”?就是指导员工操作的工艺文件,任何一个精准的制造,不但要求员工按照工艺文件一步一步的操作,还要将这些操作方法烂熟于心并且大声背诵出来。这就是我们自豪的“一口清”。现在在高铁上的每一个操作的步骤,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一口清”。拿我手中的插头来说吧,从操作到完成,共需要五次尺寸的测量,最小到一毫米,每一次测量,每一个精准制作都是为了实现最后那无可挑剔的产品,为了增强操作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在每一个插头制作完成后,我们都会在插头线束上挂上印有自己名字的实名牌。这个实名牌将随着高铁一起驰骋在祖国大地上。有一次出差我们恰巧乘坐的是我们自己的车,到了车上大家都很兴奋,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在电器柜里,照明灯下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坐着自己造的高铁,听着旅客们对它的称赞,那种感觉美极了,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高铁工人”的自豪感。

  接线是复杂的高铁动车组制造过程中非常普通平凡的工作,但是工作中却有很多事情让我难以忘怀。在我的抽屉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份检讨书。检讨书的主人公小郑是我们班的一名接线女工。2008年,她所接的一根线出现了质量的问题,得知这个情况,她主动找到我承认错误,并上车把所有接线全部检查了,看着她紧张害怕的样子,我想就不再批评她了,您猜怎么着,在下午班前会的时候,她对我说“莉姐,我这次给班组丢脸了,想在全班面前做个检讨。”就这样,在班会上,小郑念了自己写的一份检讨书。看着她认真的表情,我欣慰极了,我也笑了,我知道她懂了,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就是凭借着这样的责任心,现在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在唐车公司已经有90%的接线工人实现了万根接线无差错,我们车间的高向丽、徐书玲更是已经达到了6万根无差错。凭借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标准规范的操作方法,唐车的接线团队创造了高速动车组接线准确率99.999%的业界奇迹,比金子还纯呢。

  2009年,温家宝总理来我们唐车视察时,命名我们是“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几年来,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各级领导的嘱托,催生出了一大批集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于一体的高铁工人:被誉为第一代高铁工人标杆的张雪松、全世界唯一的女焊接教师孙斌斌,那可都是我们这个队伍中杰出的代表。现在,唐车公司已经为中国铁路提供了220列CRH3型和CRH380BL型动车组,截止到2013年6月底,实现安全可靠运营总里程达到2亿公里,总计有3亿人次乘坐了我们制造的高铁,完成他们舒适快捷的旅程。要我说呀,是时代造就了中国高铁工人,事业成就了高铁工人的梦想。

  网友们,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的话,那么我的梦想就是,禀承着学习创新的高铁精神,认真踏实的工作,制造出更多安全、快捷的车,让中国高铁驶向全世界,谢谢大家。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